我国燕子每年都要飞到南方过冬,而“南方”究竟是哪里?
首页 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鸟类在冬季真正来临前,都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去温暖的南方,当北方回暖时,鸟类又会从南方飞回北方,燕子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从鸟类是否存在迁徙行为来区分,全球9000多种鸟类可大致分为留鸟和候鸟两种。 留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固定范围内活动的鸟类,不会跟随季节的变迁而转移,相反,候鸟的生活区域会受季节影响,下面就来讨论下,冬季燕子会飞到南方,那么“南方”到底在什么地方? 燕子跟人类一样属于恒温动物,即便在寒冷的北方,燕子也有厚厚的羽毛来保暖,当处于低温环境下,燕子知道如何保暖,既然待在北方不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每到冬季,燕子就要南飞? 变温动物在低温状态下,细胞活性会随之减弱,每天消耗的能量也会大幅度降低,例如蛇,每当冬季来临时,它们就要找个地方冬眠,变温动物的好处是在低温状态下可以节省能量,而恒温动物不一样,包括人类也是,为了保持正常体温,我们都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来御寒。 人类能穿羽绒服,开空调,即便我们少吃点食物,日常生活也挺得住,但燕子不一样,既没空调也没地暖,要想获取更多的能量,就需要吃更多的食物。 燕子是肉食动物,除了双色树燕偶尔吃点浆果之外,基本上所有燕子都不吃谷物或植物,它们每天都需要吃大量的昆虫,而昆虫到了冬季要么进入休眠状态,要么都活不到冬季就挂了。 对于“挑食”的燕子来讲,冬季的北方很显然没有足够的食物,要是强行留在北方,或许只能被活活饿死,而且你有没有发现,燕子不像麻雀一样,能长时间在地上蹦蹦跳跳,燕子最多停留一小会,就要迅速进入飞行状态,这是因为燕子的腿部力量太小,难以长时间支撑全部体重,所以燕子基本都是一边飞,一边吃虫子。 冬季少量昆虫隐藏在泥土下过冬,在腿部力量过于弱小的情况下,燕子不可能用鸟喙去啄开泥土吃虫卵,毕竟身体条件不允许,所以它们需要在冬季来临前,飞到相对暖和的南方去觅食。 从上文得知,“南方”并不是特指某地,而是在处于冬季时,迁徙到相对暖和的地方,因此,不同候鸟有不同的“南方”。 一般而言,以北半球举例,候鸟从北向南飞1000多公里,就能找到合适的“南方”,如果食物较少,它们会继续往南飞,直至找到一个合适的“南方”,例如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省份,有些鸟类出国后,会飞到南亚国家,例如泰国、老挝、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但真正特殊的是,一些燕子甚至会跨越**板块,历经数月,飞行距离高达几万公里,虽然它们都是走走停停,但也够夸张的,例如北京雨燕。 中国科研团队在2014年~2018年对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展开研究,结果令**吃一惊。 在每年7~8月份,北京雨燕早早开始迁徙,为了弄清楚它们的迁徙路线,研究团队在66只北京雨燕身上安装了微型光敏***,虽然最后只得到了25份数据,但结果却非常意外。 在一番数据分析后得知,北京雨燕从北京开始出发,它们并没有直接向南飞,而是向西飞到蒙古国,稍作休息后再次进入我国新疆北部,然后跨越准噶尔盆地,进入中东国家。 8月中旬,北京雨燕已经跨越红海进入非洲地带,照理说它们完全可以停下来,但北京雨燕继续往南飞,在11月初,成功抵达南非,整个迁徙过程耗时111天,飞行距离高达14733公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然而更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既然南方温度适宜,昆虫较多,为什么北京雨燕不留在非洲过舒服日子呢? 单次路程14733公里,用时111天,往返路程高达29466公里,用时222天,而一年也才365天,在路上的时间就占了全年60.8%,犯得着吗? 按照我们人类的思维来讲,完全没这个必要。 可北京雨燕确确实实这么飞了,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专家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北京雨燕返程路线跟原先有较大差异,并不是简单的以单程数据乘以2来计算,它们从南非重新回到北京,整个过程只有64天,路程尽量以直线来飞,在整个迁徙过程中明显能察觉到,仿佛北京雨燕在“赶时间”。 每年的5~7月,此时北半球纬度较高一些的地区,刚好处于深春初夏,昆虫数量较多,足够雨燕大饱口福,所以北京雨燕需要急匆匆的往回赶路。 但问题来了,以这个逻辑来讲,热带地区全年气候温暖湿润,这种自然环境下,昆虫数量应该更多才对,北京雨燕没道理跋山涉水的飞回去。 北京雨燕的繁殖期在5~7月,专家分析它们往回赶路,是要让后代出生在一个食物充足的阶段,增加后代的成活率。 为什么不在南非繁衍后代? 专家认为,南非虽然气候条件不错,昆虫也多,但相对动物种类也多,变相来说,雨燕在南非的生活竞争压力大,从而导致它们在热带只能抚养2~3个后代,而北京雨燕在北京,虽然食物数量没法跟热带比,但同样竞争也小,并且一次可以抚养4~6个后代。 随之另一个问题也来了,鸟类既没有手机导航,它们是怎么精准判断一条路线的呢? 哪怕迁徙路线只有1000多公里,对燕子来讲,怎么记住路线也是个难题,更为惊讶的是,燕子怎么会精准的重新回到原先的巢? 那些跨越南北半球,里程数超过1万公里的燕子,它们又是如何精准导航的呢?难不成燕子的记忆功能这么好? 我家以前有个燕子窝,去年飞走的样子,第二年开春居然又来了,感觉还是那一家子! 目前这个问题,别说老百姓搞不懂,就连科学家都感到无解,现在只有一些假设。 现在还没有合理解释,科学家猜测燕子或许可以看到磁力线,并且用磁力线来感知方向,从而起到导航的功能,或者也可以借助日照时长,太阳位置、月亮、星星的位置等信息来判断方向。 不过长距离迁徙,本身就在挑战鸟类的身体极限,在迁徙过程中,鸟类会受到人造光源的影响,让它们误以为是月光、星光、晨光,以至于判断错误后偏离方向,甚至可能会撞击到建筑物或车辆身上,从而在迁徙过程中意外死亡。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一个村里并非家家户户都有燕巢,于是有人就说“燕子会挑人,选中的人家有福气”。 从科学角度出发,燕子属于低等智慧生物,它们不懂人类这一套,首先,燕子的巢***主要由泥土、燕子的唾液和一些羽毛、草筑成,一旦下雨就会解体,所以它们需要把巢筑在能遮挡雨水的地方,人类的家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燕子在筑巢前,会飞到人类家中“测试”,例如这户人家驱赶燕子,燕子就会去下一家,如果这户人家没有驱赶燕子,但是经常吵来吵去,也不利于燕子抚养后代,所以燕子会挑选既不驱赶,家庭又比较“和睦”的人类家中去筑巢。 一方面是躲避雨水,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人类的威慑力,保障自身及后代的安全,作为“回报”,燕子会帮人类清除周围的小虫子,所以这一切的背后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
随便看看
- 2021-07-12什么时候是Windows11?
- 2021-07-12Win11中文版系统U盘安装教程
- 2021-07-12Windows10 如何升级11个系统 windows11 何时推送时间
- 2022-07-02好吃|端午将至,兼具美味、时尚的“国潮风物”岂可缺席
- 2022-05-24鸡蛋到底怎么选?看看你做对了吗?
- 2022-06-13原创 夏天最解馋的5道下酒菜,制作简单,越吃越香,居家小酌必备呢
- 2021-07-02创意无限:用食材拼出的漂亮又有趣的图案(一)
- 2021-07-12一点信息还是程序员任性!微软 如果官方 Win11 测试工具无效怎么办?自己开发www.yidianzixun.com
- 2022-06-07一个雪糕动辄十几元,网友直呼吃不起!
- 2023-02-16曝Redmi拿到高通骁龙7系新品首发权:跑分突破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