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养牛,要在牛身上开个洞?我国为何没有推广此法?
首页 牛跟人类的构造不同,它们有四个胃,以消化食物的先后顺序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邹胃。 牛作为食草动物,本身没多大攻击力,它们在野外经常会遭到食肉动物的捕猎,所以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牛努力提高“吃货”技能,它们并不会像人类吃东西一样细嚼慢咽后才吞下去,牛在进食时,它们追求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吃更多的草,所以大量草料没怎么经过处理,就暂时储存在牛的第一个胃,也就是瘤胃,可以理解为“储存空间”。 当牛“储存”完草料后,它们会迅速跑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将瘤胃中的草料继续吐到嘴里细嚼慢咽,所以咱们经常看到,旁边明明没有草料,牛的嘴依旧在“吧唧吧唧”的嚼个不停,虽然咱们看着有点鸡皮疙瘩,但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 经过二次咀嚼的食物才会进入第二个胃,也就是网胃,网胃除了进一步加工分解食物外,还会把一些误食的杂物通过反刍的形式吐出去。 第三个瓣胃会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使其变得干燥后进行研磨,让大颗粒食物转变成更容易吸收的小颗粒。 最后一个皱胃是牛真正消化吸收食物的地方,在这里,皱胃分泌的大量胃酸和消化酶,能轻松帮助牛消化吸收食物,之后就是肠道了。 相关**看多了,我们不难发现,似乎每头牛的“孔”,都开在固定位置,也就是牛的第13根肋骨,所以大孔会开在牛的第一个胃上。(瘤胃) 全球第一头“空心牛”出现的时间是1928年,当时美国北达科他州农业学院,为了研究牛的消化系统,特意在牛身上开了个大洞。 随着研究数据的不断出现,专家发现牛竟然不怎么排斥“大孔”,后来有人就专门完善了“开孔”手术步骤。 在开孔前,农场主会让牛先饿几天,保障胃里没有食物,在手术前,主刀医生给牛打上**,并且对开孔区域进行清洁工作,例如剃毛消毒等,而且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全都不能有传染病或呼吸道疾病。 主刀医生在确定牛的第13根肋骨位置后,对其皮肉组织进去切除,在缝合四周皮肉后安装橡胶筒。 做完手术后,牛除了24小时不能喝水外,此后多天还要进行抗菌杀菌处理,保障牛不被感染,此时也不代表手术成功,而是需要等45天,如果这阶段牛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那就代表手术成功了。 牛好端端的在肚子上被开个大孔,要说它们痛不痛,答案显而易见,疼痛感会随着伤口的愈合而逐渐减弱,为了减轻牛的痛苦,农场主会给牛吃减少痛感的药物。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对于牛肉、牛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逐渐达到了供不应求的阶段,随之而来的便是跟牛相关产品的涨价。 商人瞅准机会,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快速让牛生长,原先,牛吃的是鲜嫩多汁的青草,不断咀嚼后慢慢消化,这才是牛的正确“吃法”。 但在商业利益的影响下,农场主开始扩大牛群规模,导致青草越来越不够吃,甚至很多土地都被牛给啃秃了,怎么办? 为了不影响环境,更为了提高收益,农场主开始改变牛的饮食结构,从青草一下子转变成高蛋白的豆类饲料,例如大量谷物、红薯秧、花生秧、豆子等等。 如果牛吃的是青草,它们体内的微生物虽然在分解食物过程中,也会产生气体,但这些气体的量不多,很容易被牛排出体外,而高蛋白的豆类饲料,在分解消化过程中,会更容易且大量的产生气体,其中包括一些外来的有害微生物进入牛体内,同样也会额外产生很多气体。 这就导致牛体内的气体产生速度,远超于它们自身的排气速度,慢慢的,大量气体会堆积在牛体内,直接的表现就是牛的肚子变得很鼓。 胀气太严重除了会影响牛的消化外,甚至会让它生病,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死亡,所以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人工给牛排气,早期的治疗都是在“切开~治疗~缝合”这几个步骤中不断循环,对于大型养殖场,动不动几千头、几万头牛来讲,频频这么治疗,估计人都要累趴了,而且牛也遭罪,甚至一些牛在排队中痛苦的死去。 所以专家后来想到,与其循环治疗,不如在牛的身上开个孔,腹部胀气时,拧开阀门就可以快速排气,事实证明,在牛身上打孔,除了45天内比较痛苦之外,牛在今后的日子里反而没这么遭罪了。 而且当瘤胃中发生微生物群变化,食物来不及分解时,农场主能伸进去取出食物,减轻牛的分解消化压力,并且人为的添加一些微生物群,帮助牛更好的消化。 其实并非所有的牛都会在身上开孔,因为**到了出栏时间后就被送往屠宰场,一般开孔的都是奶牛,而且奶牛很容易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并且会通过粪便等渠道,传播给其他奶牛,而农场主通过定期检查奶牛中瘤胃的消化情况,可以清楚得知奶牛有没有感染沙门氏菌,如果奶牛感染了,农场主及时把药丢进去即可。 此外,有些奶牛食欲不振时,农场主为了利益,会人工添加饲料到奶牛的瘤胃中,当然也有更多的益生菌,所以这一切的背后都跟利益相关。 从上文得知,最初给牛开孔的原因是“胀气”,引起大面积胀气的根源在于改变了牛的饮食结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改变。 美国养牛产业规模庞大,他们在播种、施肥、收割、贮藏、运输、饲养、挤牛***、屠宰等环节,都实现了高度机械化,所以牛的数量特别多,有的甚至超过10万头,开孔更利于养殖。 而我国养牛行业还达不到这么大的规模,机械化程度也低,大多都属于人工散养,一方面是没必要,以前遇到胀气的牛,用土办法就能治,也不是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开孔手术费用较高,普通散养牛的农户负担不起,所以养牛行业情况不同,自然,是否需要开孔的情况就不同。
随便看看
- 0地球已经形成46亿年,为什么地心还在燃烧,还要多久才冷却?
- 2021-07-12Windows10免费计算机升级必须等待!微软调整Windows11升级时间
- 2021-07-12win11 如何升级
- 2021-07-12二合一,简化十二星座Win10RS4
- 2022-07-07你知道不同人血管里的茶文化是怎样的吗?| 云山珠水·粤茶飘香
- 2021-07-12Ryzen5950x +RTX3080Ti无法通过Win11升级测试:微软道歉
- 2021-07-12Windows11 无法安装的原因是什么?Windows11 图形安装教程的详细介绍
- 2021-07-12win11系统发布,如何升级Windows11系统,win11系统升级策略
- 2023-02-22达到光速会看到什么?人类最高速度是什么水平?我们还有希望吗?
- 2022-07-18炸串店“外卖逆袭”连锁小吃数字化运营自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