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头部广告

葱爆羊肉:时间的力量,时间的毒

以前读《恶魔法则》,里面讲到了一种名叫“时光流逝”的泉水。误饮它的生物,会飞快地成长,而后衰老。所以主角们对这种泉水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种泉水,如果拿来当毒药的话,将会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剧毒。”

“时间!有什么毒药,比时间流逝更厉害?”

关于蕴藏在美食中的时间之力,以前至少写过两篇文章,一是《糟卤:你听你听,岁月静好》,一是《酱蛋:又是一个要靠时间来讲的故事》,都是在说“好东西需要时间去等待”的道理。是好道理没有错。

然而过犹不及。《爱情般的牛腩》看似同款主题,其实已经在偷偷嘀咕“放着不管,牛腩迟早煳锅给你看”;《本帮熏鱼》更是高调担忧:温柔这东西,过期不候。就像是熏鱼如果不趁热吃,味道就不对啦。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下不下雪什么的,和厨房的关系倒是不大。反正如果一种食材被冻坏了,不妨换另一种。但是假如已经准备动手,临时发现某种食材出了意外,那才真的……

对,今天这起子意外,就得让“时间”来背锅。只是容后再叙。

这周学了葱爆羊肉的做法。和以前一样,又有些重要的记忆被唤醒。于是准备动手自己做做看——虽然事后查过了才知道,我把它和新疆的“炒烤肉”弄混了。小时妈妈偶尔做的是后者,大概和《手抓饭:总有一种味道,刻写了家和家人》里提到的,从新疆回来的姑姑有关。而葱爆羊肉是鲁菜。不一样。

不过这都没关系。记忆会混淆,也是因为其他经历的干扰:在帝都工作时,我住在牛街附近,要吃东西就去清真馆子,既方便又卫生。所以葱爆肉吃的次数着实不少,直接把小时候妈妈没做过几次的炒烤肉给“覆盖”掉了。

——时间一久,记忆模糊。你看时间是不是有毒。

说回葱爆羊肉。以前在外面吃这道菜,更多是吃情怀,因为味道让人满意的其实不多。要么是肉老了,嚼不出味道来;要么是肥瘦比例让人不舒服,大半肉片都是白花花的;又或者是肉片都成了肉渣,夹都夹不起。

后两种情况,显然是店家选择的食材不够好。大概用的是劣质的冻羊肉片。特别是肉渣款。那种情况说明,他们用的羊肉片是把碎肉叠放在一起,用羊油黏住,冻硬,再用机器切出来的。一化冻,自然分崩离析,成菜便丢盔卸甲的不成个规模,用来黏连的羊油则被葱段吸了去,于是葱就带上了可疑的膻气,放再多孜然也遮不住。遇到这种情况,要么记得下次换个更讲究的店子点这道菜,要么干脆像我一样,学着自己做。肉自己买,葱自己切。香菜、辣椒,放不放都自己说了算,总之丰俭随意。

但是自己动手做,最大的问题就是前面说的,关于“火候”以及“手速”的控制。蒋颐说这道葱爆羊肉是“**菜”,那我就凑趣说个**典故:金庸在《笑傲**》中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放在这里用,“快”的就是大厨的手速,“破”的就是食客的矜持。**菜。

上面说的是玩笑了。是不是**菜,一看风味,二看关联或共鸣。不过,至少葱爆羊肉是快手菜,这点毋容置疑。因为只有快速煸炒,才能现出它的好来。否则葱出了汁,或者羊肉老掉,都说明火候不对,那样的菜没吃头。

为了不发生这种情况,顶好是手上操作的速度,能快过脑子里转念头。“大师范”不说了,像我这样笨爪笨爪的家伙,最好是提前把所有材料都准备清爽,连调味品都提前调成料汁,方便翻炒时快速下锅。免得脑子说“我会了,跟我来”,手却在一旁急呼:

“等等等等!”

时间无影无形,但力量不容小觑。很多食材要靠文火慢炖才能入味,或者出香。很多调料的作用,也必须随着时间的点滴流逝,才能一点点表现出来。为人处世也是一样。哪怕你再聪明,再有天赋,很多事情还是只有隔了时间去看,才能真正看清楚。

但是那样就一定好吗?未必。前人说“难得糊涂”,讲的绝非阿Q式自欺,而是说很多事情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对错,此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感觉,何妨加个适度模糊的滤镜。正如有些菜,就该干脆利落,一气呵成。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早已”的意思是“更快地消亡”。俏皮点的话,说成“完蛋”“歇菜”也可以,看你用在什么场合。前面不是说“时间”弄砸了我试做的这盘菜吗?倒真不是说自己动作不够麻利,而是一头栽在起跑线上——买到的葱太老了。

那天忽然降温,天气是雨夹雪,不高兴外出去菜场,就在电商平台下单买菜。因为做葱爆羊肉时,给葱改刀是要先从中间剖开的。所以拿到这根葱后我还纳闷,心想怎么长得这么懂事呀,自动裂开,省我一刀的力气。

却原来裂开的不止是葱,笑容也逐渐裂开……被告知:长老了的葱才这样呢。

葱是真够老的,切的时候要格外用点力气拉一下,才能确保切断最外层。所以就有点怨念,边切边想:莫非葱也有七年之痒?长得久了,像《红楼梦》里说的,“两个人原本是一条心的,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再然后,就离心离德的,谁都不再顾惜谁。

**儿女**老,**恩怨**了。**菜,是不是说的也是曾经相濡以沫,但最终注定要相忘于**的味道?就好像于我,北京的铜锅涮肉和爆肚仁,厦门的鱼丸和甘蔗汁,北疆沿途的抓饭和酸**,黄山的梅干菜烧饼和蛋饺,青岛的原浆啤酒……

好多、好多地方的回忆,都曾经触手可及,却再也回不来了。这样的忘记和走散也是时间的毒。解药是没有的,唯一能够避免的办法,大概就是——宁可不相逢。

但是那又怎么可能呢。羊肉卷、孜然和姜都买了,蚝油、豉油之类的料汁也调得妥帖,就等着葱一来,洗净切好,架锅开炒。这种时候就没挑没拣的,好坏都得受着。

随遇而安。且将那仇怨抛了,今日只把酒尽欢。这也算是**的本质属性吧。

标签:
文章详情页广告

随便看看

这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