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每年都要“偷渡”到中国,今年特别多?不来中国它们会灭绝?
这些“偷渡客”原本叫黄羊,现在的正式中文学名叫蒙原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横跨两国不需要**,受尽照顾。
每年冬天,阿尔山都要迎来一群群的蒙原羚到此过冬,但今年上万只同时到来,却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蒙原羚是牛科-原羚属的一种羚羊,因全身**,所以被称之为黄羊,夏季背部毛色橙**,体侧黄棕色,腹部和臀斑为白色,尾巴颜色较深。冬季毛色转浅。
蒙原羚的体型较瘦,但比起普氏原羚显得更粗壮一些,体长1-1.6米,肩高54-84厘米,体重25-45公斤。
雄性角长为20厘米,角向后上方弯曲再转向上,角尖向内侧弯。角的表面有明显而紧密的环形横棱,环的数目最多不超过23个。雌性没有角,头部仅有一个隆起。
蒙原羚头部圆钝,长而尖的耳朵生有许多密集的毛。尾巴较短,仅为9-11厘米。四肢细长,前腿稍短,蹄子窄而尖。
蒙原羚栖息在干旱草原和草地平原,有时也会在半沙漠地区,但不会进入到纯沙漠之中,偶尔也在高山或者峡谷地带,从前在较湿润的东北草原栖息过。
它们喜欢集群活动,迁移时的大群能达到6000-8000头的庞大数量,集成大群迁移,主要是为了追逐着不同季节的牧草。
冬季时南移到杂草草原的边缘和南方的荒漠草原,最远到长城以南,迁徙途中以枯草、积雪来充饥解渴。
临时扎营时,它们先用蹄子把积雪刨开,然后群体便在这个刨出来的浅坑中聚拢,抱团取暖。
春季到来时,群体开始向北方移动,到了夏季,雄性从群中分离出来。
夏季的觅食活动时间通常在较为凉爽的清晨和下午,以青草为主食,有时也吃少量的树叶。它们比较耐渴,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大问题,喜欢到咸水湖畔,舔舐湖中的盐碱结晶。
中午的时候,蒙原羚们分散成零散的小群悠闲静卧,进行反刍。
到了秋季,各个家族汇集成一个数千只的大群,由一只比较有经验的雄性在前面带路,其余成员有序地紧随前行,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
蒙原羚的跳跃能力很强,在平地上能够跳6-7米远,若是在下坡路段,能够达到13米远。它们的奔跑速度也很快,最高时速90千米。平常的速度为75千米每小时,按照这样的速度奔跑能坚持1小时。
正是仗着奔跑速度快,加上感觉**灵敏,技高羊胆大的蒙原羚在遇到天敌时不想着逃跑,反而要驻足凝视,接着开跑一会儿以后又要回头看一眼,仿佛是在羞辱对手。
对此,同样喜欢边跑边回头看热闹的傻狍子表示,专业动作,请勿模仿。
在我国,蒙原羚属于牢底坐穿兽,但在俄罗斯和蒙古,据说它们属于有害动物,因为它们与家畜争夺草场,并不讨喜,甚至人类对其进行捕杀还能得到奖励。
这种说法未必真实,但在蒙古,从猎人手中购买蒙原羚的**是几十块一只,从侧面说明了蒙原羚在当地的保护并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各种偷猎、围栏的**和草原的开垦,蒙古中部和西部种群已经大部分消失,在俄罗斯的种群也濒临灭绝。
由于疾病严冬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扩张、放牧等人为条件的影响,生活在我国的蒙原羚情况也不乐观。
2005年的时候,专家预估过去10年蒙原羚数量40万到270万不等,它们大部分分布在***草原东部,中部和西部为一些较小的种群。有些种群在冬季迁移到中国,一次迁移量为25000只。
到如今,我国的蒙原羚仅仅在***中东部出现。
分布范围大约是1950-1970年代的25%,数量从原本的200万下降到如今的25万,只有8-8.5万是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其他只是冬季光临的周期性国际移民。
垦荒,滥捕滥猎等人类行为,也使得我国特有的普氏原羚面临着灭绝危机。
普氏原羚又叫滩原羚、滩黄羊等,体型比蒙原羚要小一些,体长为1.1米,肩高为50厘米,重15公斤。尾巴较短。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与蒙原羚一样,夏毛短而亮,不过毛色有所不同,呈沙**,并略带储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为白色,臀斑也为白色。
冬季毛色一样较浅,呈棕**或***白色,角长30厘米,略比蒙原羚20厘米的角长一些,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与朝内后方弯曲的蒙原羚有所不同。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物种,以前在我国青海、***西部、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等地均有分布。现仅分布于青海湖周围,成为青海湖独有的珍稀有蹄类动物和旗舰物种。
栖息在海拔3400米以下的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
与蒙原羚一样,普氏原羚也会集群进行季节性迁移,冬季成群向南迁徙,寻找植被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方,夏季又向北返回。
它们行动敏捷,但听觉和视觉不发达,所以十分机警,不像蒙原羚那般无所畏惧。
随着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公园的创建,以及野生动物拯救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围栏高度降低、救护点设立等一系列举措动物保护措施的实施,普氏原羚种群得到了有效救助。
2022**测到普氏原羚平均种群数量达到3400多只,是保护初期的11倍。
这种濒危动物的拯救行动,将为挽救更多的生命提供宝贵的经验。
每年冬天,大批蒙原羚都要从蒙古迁徙到中国,这原本是正常现象。冬季是蒙原羚的繁殖季,总有一部分蒙原羚会南下迁徙到我国境内繁殖,等开春之后就带着新生的幼崽北上回到蒙古境内。
但今年的庞大群体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气候变化影响了蒙古的牧草生长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导致蒙原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于是原本不会南下那么远的种群,也跟着一起过境了。
另一些人则认为大量的蒙原羚涌入我国,是对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努力的正面回应。
许多网友在将自己拍到的蒙原羚照片发布到网上,并配上赞叹的文案,它们认为这些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国内的生态环境变好,才会吸引这些远客的到来。
有的网友却担心这些蒙原羚在迁徙途中的安全问题,比如一些野兽对其捕猎,还有人们在边境线的铁丝网上总能看见挂在上面的蒙原羚,有网友建议将带有倒钩的铁丝网改为无害的形式。
当然,最好是能为蒙原羚开辟专门的迁徙通道,否则,无法到达繁殖地的蒙原羚很难正常进入繁殖期,这就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种群繁衍。
长此以往下去,这些会固定迁徙到我国生孩子的蒙原羚种群,很有可能会逐渐滑向灭绝的深渊。
相关部门也十分看重这些远方来客,随时对它们进行检测,及时地解决着它们迁徙路上遇到的问题,相信在多方努力下,这些蒙原羚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随便看看
- 2022-06-29被做饭逼疯的朋友,收好这份攻略
- 2022-05-22阳江阳帆豆豉:打造工业旅游示范点 传承传统豆豉文化
- 2022-05-25天热没胃口?快给家人做这碗面!顿顿全光盘,全家吃得爽!
- 2021-07-12Win11系统需求公告:免费升级仅支持64位处理器
- 2021-07-12Top pC失败Win11升级测试:微软官方道歉
- 2022-07-25两口子的早餐不将就,家常做法,营养又好吃,每天坚持在家吃早餐
- 2022-07-17原创 夏天最解馋的5道下酒菜,制作简单,越吃越香,居家小酌必备呢
- 2021-07-12微软官网Win11新闻发布会直播崩盘,一遇缓冲
- 2022-05-23勾人食欲的6个家常菜,轻松拴住家人的胃~
- 2022-05-21非遗美食西亭脆饼:百年传承里的匠心与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