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20年的三峡大坝,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是鱼类的天堂还是地狱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设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水电能源,也为长江流域的防洪和航运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但是,三峡大坝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
三峡大坝蓄水20年来,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它是鱼类的天堂还是地狱?
鱼类洄游是指鱼类为了繁殖、觅食、越冬等目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路线,在水域内进行迁移的现象。
长江流域有许多鱼类都有洄游习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华鲟,它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在幼年时期会随江水而下到黄海、东海以及南海北部的浅水区域进行觅食。
等到成熟后再从大海中出发,游三千多公里,前往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进行产卵,产卵之后再次顺流而下,如此反复循环。
然而,三峡大坝的建设却阻断了中华鲟等鱼类洄游的通道,使得它们无法到达传统的产卵地。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三峡水库每年都有数百条中华鲟被**在库区内。这些被**的中华鲟无法完成正常的生殖活动,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目前,存活在长江流域里的中华鲟不足原先的10%。
除了中华鲟外,其他有洄游习性的长江特有鱼类也受到了三峡大坝的影响。例如,胭脂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都是从下游上溯到上游产卵。
而达氏鲟、厚颌鲂、岩原鲤等则是从上游下溯到下游产卵。这些鱼类由于无法通过三峡大坝而**改变或放弃洄游路线,从而影响了其生存和繁衍。
除了阻碍了鱼类洄游外,三峡大坝还改变了长江流域原有的水文条件和水质状况,进而影响了鱼类生态环境。
水温变化。三峡大坝的蓄水使得库区水温降低,而下游水温升高。这种水温变化对鱼类的生长、繁殖、分布等都有影响。
一些对水温敏感的鱼类,如中华鲟、胭脂鱼等,可能会因为水温不适而减少或消失。
水位变化。三峡大坝的运行使得库区水位波动较大,而下游水位则相对稳定。这种水位变化对鱼类的栖息地和食物链都有影响。
一些依赖河岸植被和浅滩为产卵地和觅食地的鱼类,如鲈鲤、齐口裂腹鱼等,可能会因为水位变化而失去生存空间。
水流变化。三峡大坝的运行使得库区水流减缓,而下游水流加快。这种水流变化对鱼类的洄游和迁徙都有影响。
一些依赖水流刺激和导向的鱼类,如中华鲟、胭脂鱼等,可能会因为水流变化而迷失方向或受到阻碍。
水质变化。三峡大坝的蓄水使得库区水质恶化,而下游水质改善。这种水质变化对鱼类的健康和生长都有影响。
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鱼类,如中华鲟、胭脂鱼等,可能会因为水质恶化而受到污染或疾病。
据最新的渔业调查显示,目前三峡库区内共有149种鱼类,与20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中记载的148种基本一致。
这说明三峡库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并没有明显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了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计划,以及三峡集团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
然而,在149种鱼类中,有近40%是外来入侵物种,如黑鲈、草鱼、白条纹狮子头等。
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可能会对本地特有鱼类造成威胁和压力。此外,在149种鱼类中,也有近30%的鱼类是濒危或极危物种,如中华鲟、胭脂鱼、长鳍吻鮈等。
这些鱼类由于受到三峡大坝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因此,三峡库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虽然没有明显减少,但是其结构和质量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面对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影响,国家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增殖的措施,以期缓解或改善鱼类生态环境,恢复或提高鱼类物种多样性。
禁止或**捕捞。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国家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了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计划,禁止在长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湖泊等水域进行任何形式的捕捞活动。
此外,国家还规定了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区、禁渔期、禁渔区等制度,以及对渔具、渔法、渔船等的**和管理。
建设或改造鱼道。为了恢复或提高长江流域鱼类洄游的能力,国家和相关部门在三峡大坝及其下游的其他水利工程上建设或改造了一些鱼道。
例如,在三峡大坝右岸建设了一条长约2.8公里的自然式鱼道,在葛洲坝右岸建设了一条长约1.2公里的人工式鱼道。
这些鱼道可以为中华鲟等有洄游习性的鱼类提供一个上下游迁徙的通道。
人工增殖放流。为了增加或补充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数量,国家和相关部门每年都会进行一些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例如,在三峡库区内每年都会放流数百万尾中华鲟、胭脂鱼、圆口铜鱼等珍稀特有鱼种。
这些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可以为长江流域提供一些新的基因资源,也可以增加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
科学研究和监测。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影响,国家和相关部门每年都会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
例如,在三峡库区内建立了一个长期监测网络,对库区内外的水文条件、水质状况、鱼类分布、种群动态等进行定期观测和分析。
这些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可以为三峡大坝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问题,它涉及到水利工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期改善或缓解三峡大坝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但是这些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见到成效。
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难以逆转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处理。
我们应该在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和保护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在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利用和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应该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心和尊重其他生命共存的权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让三峡大坝成为鱼类的天堂而不是地狱。
随便看看
- 2021-09-12微软:大多数符合条件的设备的Win11升级实际上将在2022年初完成
- 2022-05-23这位“吃货”植物学家建了一座能“吃”的植物园
- 2021-07-12如何解决win11检测工具的错误?详细的解决方案
- 2020-12-24以色列古代特尔多发生大规模古海啸的证据
- 2021-07-12Windows11 真的来了!微软Win11 官方发布时间曝光
- 2021-07-12Win11系统你怎么看?
- 2022-05-25想要蒸出完美鸡蛋羹,牢记黄金比例和3个诀窍,比布丁还嫩滑!
- 0嗯?是粽子的香气
- 2019-02-2110幅世界级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让你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所感悟
- 2022-05-23又到夏天,虎皮青椒酿最受欢迎,详细做法来了